close

 

 
我最喜歡的食物是水果,而且好奇心重,越沒見過的水果就越喜歡。第一次出國觀光是去泰國,一下飛機就被那些色艷味濃的稀奇水果迷的七葷八素,旅程中逮到機會就吃,尤其是山竹和椰子,甚至隨身帶把湯匙好挖椰子肉──我才不會笨到把這般 angel food連殼丟掉。
 
回家時別人的行李箱裝洋煙洋酒,我的行李箱裝水果罐頭:紅毛丹、白玉丹、亞答子、菠蘿蜜……
 
幾年後拍食譜時,聽美術指導傅副總說南台灣也有菠蘿蜜,就好想親眼看到,可是一直沒機會。查過資料,知道菠蘿蜜樹是桑科常綠喬木,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果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英文叫做 Jackfruit,直接結在樹幹上──這也難怪,再粗的樹枝也很難承擔往往重達10公斤的果子吧?
 
有一天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放學走過總務處,看到幾位大哥圍著桌上一個大傢伙,比大西瓜還大,外皮呈黃綠色顆粒狀。
 
有同事大喊:「榴槤!」,我則大喊:「菠蘿蜜!」
 
大哥們很開心:「只有你說對,送你了!」
 
「真的嗎?真的嗎?這怎麼好意思?」
 
「拜託你快把它拿走吧!」
 
原來是總務處哪位的親戚寄了個新熟的菠蘿蜜來給大家嚐鮮,沒料到台北土包子根本對付不了這怪物,拿刀亂砍了一陣子,只弄破一塊皮,流了點白色乳汁出來。
 
我興高采烈地把它扛在肩上帶回家,完全不覺得辛苦。媽媽看到這怪物都呆了,連聲警告我要自己對付它。
 
要說到對付水果,我可是天才,什麼我都會處理,用一把水果刀就可以乾淨俐落地肢解整個大西瓜。菠蘿蜜比大西瓜難搞,因為果皮很韌,不是脆的,而且組織比較複雜,又含有橡膠似的白色乳汁,非常黏手。
 
但也難不倒我,猴子想吃果子也會想盡辦法弄開它,何況號稱果子狸的我是個萬物之靈?沒多久我就找到訣竅了──先用菜刀切開表面,扳開,再切深一點,再用力整個扳開。


























 
接著,沿下圖畫黑線的地方往下切。其內是軸心,其外是皮殼,兩線之間才是果肉區,手上套著塑膠袋就可以把果肉一團一團掏出來。菠蘿蜜的膠質就像口香糖,冰透了就不黏手,就不用套塑膠袋去挖,但我家冰箱沒那麼大空間可以冰整個菠蘿蜜。








 
 
果肉區裡那些一條一條的不知有沒有特定名稱,我叫它外果肉,硬硬的不甜,就不要了。剝掉外果肉就是一朵朵的內果肉,金黃香甜,冰涼了更好吃,口感像鳳梨但不太酸,而且纖維柔順不刺舌頭;香味就是綜合熱帶水果香,像鳳梨、香蕉、木瓜……有人說像榴槤,我一點也不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異味呀。








 
 
果肉剝完後變成這樣,包一包可以丟了,好大一袋。








 
 
內果肉裡面有大大的果仁。









 
很多人不知道菠蘿蜜的果仁富含澱粉質,是可以吃的,煮10~15分鐘就熟了,吃起來很像菱角,但有一絲淡到幾乎吃不出來的苦味。果仁有層透明的外皮不能吃,不過煮熟就脫落了。
 
我喜歡拿果仁煮瘦肉粥──煮粥前最好先把果仁的外皮剝掉,不然脫落在粥裡還得一個一個撿出來。









 
果仁和白米一起加高湯煮成粥,用鹽、胡椒和香油調味。把梅花肉切小薄片,用鹽、糖、胡椒、太白粉醃一下,放進粥裡燙熟,再加點青菜。
 
菠蘿蜜粥實在太好吃了──第二天我裝了一鍋送到總務處,大哥們大快朵頤,很誠懇地保證:「下次有菠蘿蜜一定再送你,只要再煮這粥給我們吃就好了。」 
 
不過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再寄菠蘿蜜到總務處去,所以我也沒得沾光啦。聽說南台灣的菠蘿蜜產量也不少,為什麼我都買不到呢?香脆的菠蘿蜜乾雖然好吃(我覺得是各種乾燥蔬果裡最好吃的),想吃新鮮菠蘿蜜卻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一直想和大家聊聊這美味的水果,卻沒有實物可以拍照。
 
去年夏天承蒙朋友的朋友,雲林的林老師,寄了一個菠蘿蜜來,我才能寫這篇文章,真的太感謝她了!林老師家種的柳丁也好甜,雲林的水果真不是蓋的,等今年收成再向大家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