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鮮裡我最喜歡的是蝦,尤其最愛吃菠蘿蝦球和胡椒蝦這兩道簡單的台灣菜。不過我也喜歡嘗試各國蝦料理,這篇想介紹兩道非常有特色的越南「蝦」餚,想換換口味或想秀一下自己的好手藝時,不妨考慮這兩道別緻的手工菜:烤蔗蝦和冷蝦卷。(不過做法改變許多,可能有點冒犯越南大廚……)
 
在台灣,買蝦比買肉買菜更需要經驗。首先挑品種,這兩道菜用草蝦、蘆蝦或白蝦等青殼蝦都可以。其實無論做什麼菜都是青殼蝦比較好,生時就是紅色的蝦比較差。紅殼蝦肉質爛又沒有膠質,而且煮熟後顏色反而變白,不像黑黑的青殼蝦,煮熟後反而變成漂亮的紅色。
 
還有,一定要買活蝦或冷凍蝦回來自己剝殼,不要圖方便買魚販剝好的蝦仁。現在不但很多餐廳裡的蝦仁都有泡硼砂,連魚販賣的蝦仁,為了增加脆度和防腐,也常泡過硼砂。
 
硼砂不但有毒,而且泡過硼砂的蝦仁,只有不正常的脆度,原本的鮮味美味都沒了。這樣的蝦,不論加了多少調味料,一口咬下去,用舌尖輕舐蝦肉內部,感覺到的不是甜味而是化學藥品的鹼味──真不懂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吃?如果味覺不靈敏吃不出來,也可以注意看煮熟的蝦肉,若有點半透明就是泡過硼砂­­。
 
有些人的嘴大概已經上了添加物的癮而無法分辦真假好壞。我試過,用鮮奶或人工香料色素增稠劑做布丁,人人都說鮮奶做的沒味道,添加物做的好香濃;有泡過硼砂的蝦仁是「好脆好好吃」,沒泡過硼砂的蝦仁就「都不脆」……
 
問題是,蝦仁的口感本來就不是那種脆呀!就像魚漿做的魚丸、澱粉做的粉圓,都不可能是脆的,萬一吃到脆的就該馬上吐出來。台灣大眾愛吃卻不常下廚,所以對食物常有不合理的期望,以致人工添加物日益猖獗。(包括要求西點蛋糕冰淇淋是健康食品這種不合理的期望。)
 
買到新鮮而沒泡過硼砂的蝦,還要記得別泡水──蝦最怕吸水,吸了水肉質就爛。不洗直接剝殼,再用紙巾徹底吸乾,然後鋪在平盤上冷藏久一點,越冰越爽脆,這樣就可以開始做各種美味蝦餚了!
 
~~~~~~~~~~~~~~~~~~~~~~~~~~~~~~~~~~~~
 
烤蔗蝦 10
 
材料:
青殼蝦……………………900克
鹽………………………1/4小匙
去皮甘蔗……………………1節
生菜葉、薄荷葉………各10片
蒜辣魚露或花生魚露………適量
 
做法:
1) 蝦去殼,如有腸泥要挑掉,放在紙巾上徹底吸乾水份。
2) 砧板和菜刀必需是乾燥的。把蝦放在砧板上用刀背拍扁,不要剁爛。放大碗裡,加鹽,順向用力攪拌片刻,即是蝦泥。
3) 甘蔗切成10小條,和手指差不多粗,但更長些。
4) 蝦泥分成10份,一一包在甘蔗條上,排在抹了一點油的烤盤上。
5) 小烤箱預熱到250℃高溫,把蔗蝦放入烤5分鐘左右。只要表面略有焦色而蝦肉全熟即可。
6) 和生菜葉、薄荷葉、魚露一起上桌。食用時把蝦肉從甘蔗上取下,放在生菜葉上,加片薄荷葉一起捲起來,沾魚露吃。甘蔗也很美味。
 
 
這是別緻又美味的越南佳餚,但現在越南館子做這道菜都用炸的,可能是炸比烤方便,又可以遮掩「蝦不多、粉很多」的事實真相──結果吃起來活像甜不辣,差太多了。我只在忠孝東路巷子裡那家有名的「利來」吃到過真材實料的烤蔗蝦,不過也是很久以前了。
 
做這道菜重點在蝦泥。蝦泥,廣東人叫蝦膠,好的蝦膠天然鮮香爽脆,美味無比,絕非市售蝦丸那類澱粉魚漿做的假貨可比。
 
廣東菜餚或點心使用蝦膠的機會很多,製作的技巧也最好,所以這道菜雖是越南菜,蝦泥部份我卻喜歡用粵菜的做法:第一,蝦仁用刀背(或肉槌)拍扁就好,不必再剁爛。第二,刀、砧都不能沾有油水或蒜頭,不然蝦膠會散掉。第三,絕不可加太白粉、麵粉等等,加了口感就黏膩而不爽脆。
 
不過,標準的粵式蝦膠裡有加相當多的絞碎豬板油,我卻沒加──雖然口感「瘦一點」,成本也拉高,我覺得很值得。
 
越式烤蔗蝦的生菜裡應該還要包小黃瓜片、楊桃片,和用蔥油拌過的米粉,不過我又把它們省了……省了那麼多,好像不太道地,可是這樣吃起來更棒更有蝦味。蝦肉吸收甘蔗的甜美,甘蔗吸收蝦肉的鮮味,從開始烤就滿室生香,加上生菜和魚露的酸甜爽口,這真的是一道值得一試的精緻佳餚。
 
~~~~~~~~~~~~~~~~~~~~~~~~~~~~~~~~~~~~
 
冷蝦捲 10
 
材料:
青殼蝦………………………40隻
綠豆芽………………………300克
韭菜…………………………10根
生菜葉、薄荷葉…………各10片
越式米皮…大10張或小20-30張
蒜辣魚露或花生魚露………適量
 
做法:
1) 蝦去腸泥,連殼燙熟,取肉,橫剖為二。
2) 豆芽燙熟,瀝乾備用。韭菜和生菜葉、薄荷葉洗淨備用。
3) 米皮沾一下冷開水,鋪在乾淨枱面上,在偏一側處排放四片蝦肉,正面朝下。
4) 在蝦肉上放一小片生菜葉和薄荷葉,放適量豆芽。
5) 把兩側的米皮包進來,再放一支韭菜,然後整個捲起來。要捲緊。
7) 排在盤中上桌,沾魚露食用。
 
 
有些大超市可買到包裝的乾燥米皮,冷藏可存放很久,只要沾點冷開水就會變軟而可食用,潔白透明,非常討喜。不過我買到的大多是小米皮,直徑只有15公分,而且太薄,必需兩三張疊起來用,不然太小家子氣。
 
越南菜常用薄荷葉,若沒有可以省略。在家裡種盆薄荷,不但是美麗的盆栽,又可以做菜,也是西點的最佳裝飾品,不過薄荷怕熱,在台灣很難越夏。
 
如果不喜歡吃生韭菜的話也可以不用,或把它燙熟也行。我曾用生高麗菜切絲代替豆芽,也很可口。
 
~~~~~~~~~~~~~~~~~~~~~~~~~~~~~~~~~~~~
 
魚露,簡單說就是以魚為原料發酵而成的醬油,味道鮮美但也很鹹,大超市都可買到。在南洋料理中,烹調時用的魚露是純的魚露,但沾菜餚吃的魚露是加了檸檬汁和糖等調和過的,不然太鹹了。
 
 
蒜辣魚露
 
越南魚露2大匙
檸檬汁2大匙
糖2大匙半
冷開水半杯
蒜末1小匙
辣椒末1小匙    
 
以上材料拌勻即可
 
 
花生魚露
 
越南魚露2大匙
檸檬汁2大匙
糖2大匙半
冷開水半杯
蒜末1小匙
辣椒末1小匙
甜麵醬半杯
花生醬半杯
碎花生米半杯    
 
以上材料拌勻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老師 的頭像
    周老師

    周老師的美食教室

    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