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刈包的食譜,其實早已上傳在「夜市系列」,這篇主要是記錄「焢肉」的做法。台灣的「焢」等於半滷半紅燒,焢肉多半用帶皮五花肉做,極為軟嫩入味,夾在刈包裡入口即化,美味無敵;若不敢吃肥肉,可以用梅花肉代替,其它部位的瘦肉怕比較澀些。
我認為焢肉用白毛豬比黑毛豬好;平均說來,白毛豬比較軟嫩,五花肉部位也比較不那麼肥,而且白毛豬未必有異味──當然味道越好的越貴。
焢肉 32片 最肥五花肉1片200大卡,最瘦肉1片57大卡
材料:
五花肉或梅花肉…1600克
醬油…………半杯~3/4杯
糖……………………4大匙
五香粉……………1/4小匙
蒜苗…………………2根
做法:
1) 肉切32大片,每片約50克。如果切的大小、肥瘦不一也無妨,各人食用時挑自己喜歡的即可。我這次買的是2斤帶皮五花肉,加上半斤多的梅花肉。


2) 用滾水燙一下,撈起。


3) 加1公升水煮沸,改小火燜煮20分鐘。
4) 加調味料和蒜苗,煮沸,改小火燜煮30分鐘。


註:
白毛豬肉很嫩,煮50分鐘就酥軟欲融。我買過幾個不同肉攤的黑毛豬肉,幾乎要煮兩倍時間,瘦肉纖維還是稍硬。
白毛豬的皮也非常軟嫩,若喜歡吃Q一點就要先炸過,很多人燒豬腳也會先炸過,是同樣道理。
把整塊五花肉擦乾,皮面朝下放到油鍋裡炸到金黃色,油的高度只要炸到肥肉部份,不需炸到瘦肉,炸好再切片。
豬皮是膠質,炸乾後就不容易煮爛,而會有QQ的口感;炸前要不要先燙過都可以,也有人在皮上抹一次醬油,晾乾了再炸,比較上色。不過炸豬皮不是必要手續,我常常都省事不炸。
焢肉加蒜苗是家母的做法,我覺得很對味,而且是消耗硬蒜苗的妙法──我家常有務農親戚送菜,不知為何他們種的蒜苗都很硬,不能像高級軟骨蒜苗那樣炒來吃,只能用來燉湯,或加在焢肉裡燒,就非常美味;我最愛拿焢蒜苗下粥,所以有多少都加到焢肉鍋裡,有時一加十幾二十根,滿鍋都是蒜苗。
~~~~~~~~~~~~~~~~~~~~~~~~~~~~~~~~~~~~
酸菜炒法
材料:
酸菜……………600克
沙拉油…………60克
糖………………60克
紅辣椒…………適量
做法:
1) 酸菜洗淨,切碎泡水到自己喜歡的鹹度,擠乾。
~~~~~~~~~~~~~~~~~~~~~~~~~~~~~~~~~~~~
刈包 32個 1個200大卡
材料:
牛奶……………………………600克
快發乾酵母……………………1大匙
中筋麵粉……………………1200克
細白砂糖………………………200克
鹽……………………………1/2小匙
沙拉油…………………………100克
做法:
1) 全部材料除沙拉油外一起攪拌成糰,再加沙拉油打成光滑均勻的麵糰,用手揉也可以。放溫暖處基本發酵1小時。
2) 把麵糰分割成32份,一份約65克。
3) 一一滾圓,放在溫暖處鬆弛10分鐘。
4) 一一擀成長圓形。


5) 在一半上抹點沙拉油(另備)。
6) 對褶(上半比下半大一點點)。做好長寬約8公分。


7) 墊包子紙,放溫暖處最後發酵20分鐘左右。試用手指輕壓,若痕跡較慢恢復即是發酵完成。


8) 排在蒸籠裡,每個之間要有足夠間隔,以免蒸好後黏在一起。


註:
牛奶可以用水代替,但用牛奶做的刈包比較香比較白。市售刈包有放發粉,所以更膨鬆。
蒸好的刈包若是有起皺或死皮現象,就是蒸籠蓋太緊密,或火力太強。若是表面無光澤,口感黏牙,就是沒蒸透,可以稍稍加大火力繼續蒸幾分鐘。
剛蒸好的發酵麵食水氣未散,吃起來不清爽,最好放在乾布上,等稍涼再吃。包好冷藏可放一週以上,重蒸過一樣可口,但如果用微波加熱,最好把紙巾沾水再擠乾,包著刈包微波,時間也不要過久,才不會變乾。
全站熱搜